阅读记录

《北京往事》

34. 第 34 章

《北京往事》小说免费阅读

詹忆推荐的两个编剧是公司用惯的熟手,杨树约他们面谈,他们和朋友成立了工作室,这两年接的全是IP改编剧,弄出了一点名气。男人是学院派,女人是他带的徒弟,半路出家,在央企干过四年多。

《战朝阳》里职场奋斗戏不少,杨树对女编剧抱有期待,她32岁,上过班,写出来的职场不大会犯常识错误。双方签订了委托创作合同,其实杨树有点遗憾,其实詹忆通过选题那天,她找《天作之合》的主笔编剧聊过,但她深陷于新项目,目前还在做分集梗概。

自从杨树拍了桌,梁卓老实多了,张程程也不敢再搬弄朱青的是非了。杨树指定刘云彤做《战朝阳》责编,自己把第二道关。张程程似乎听进了一点她的话,申请做刘云彤的助手,刘云彤拒绝了:“等你能跳出饭圈思维看问题再说。”

编剧写《战朝阳》剧本大纲期间,杨树对部门做了分工,梁卓和黄婕暂时以寻找IP为重,郑致做些统筹工作,他在顾叮叮后援会是数据组成员,统筹能力强,也算人尽其才。

张程程闲着,杨树把祁宁接到的剧本都转发给她,让她为每个主要角色写小传,拓展她的创作思维。

除了梁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,部门另外几人都表现不错。公司有部剧正在播出,郑致向张程程学习写剧评。论文字煽动力,郑致不如张程程,但胜在真情实感,再加上他养的那些小号齐齐转发,吸引了看热闹的路人,每篇剧评热度都很高。

杨树表扬了郑致,但他垂头丧气,数据站的负责人骂他顶着顾叮叮的粉籍,为不相干的剧做宣传,罪该万死。郑致解释这是他的工作,但负责人骂他跪舔丢人,勒令他删除所有剧评,并向顾叮叮和粉丝们公开致歉。

郑致迫于压力,删了剧评,道了歉,但他委屈得要命,明明是想让顾叮叮进入公司的视野,说不定能演个好角色。杨树问:“有没有发现,很多人不是真心喜欢她,是在享受小圈子里当权威的乐趣?”

郑致挠头:“可能粉头是对的吧,小顾接戏不愁,我们不能太上杆子了。”

杨树笑笑,让他坚持写剧评和小说,多看看编剧技巧的书籍,人一忙起来,就没那么多时间往死胡同里钻。

编剧如期交出了《战朝阳》剧本大纲,比较细致的两万字,但跟杨树的想象大相径庭,她很失望。

面谈时,杨树说过这是现实向的青春励志剧,她弄的策划方案也给编剧当参考了,但他们还是弄成了悬浮剧。男帅女美,职业光鲜,缺乏生活感,尤其是男性角色,用梁卓的话说,一律从经济舱升到了头等舱,小公司的产品经理变成了科技新贵,能拿风险投资那种。

再看女性角色,出入得最多的是酒吧、咖啡厅、百货公司和艺术馆,编剧们认为这些场景才能展现出主角们生活在北京的特质。涉及到工作,则是开会和发放文件,所谓职场奋斗完全成了幌子。

杨树约谈编剧,策划方案里提到的创业园区,北京有很多,她可以找朋友介绍编剧去采风。编剧却说他们已做了大量采访,很符合当代北漂青年的生活。

明堂影业秉持用人不疑的原则,委托合同签订三天内,即给编剧发放了总稿费的10%作为定金,但他们交出的剧本大纲偏离得厉害,杨树让他们试写一集剧本。编剧们不同意:“按合同,我们大纲稿费也有10%,您不满意,我们可以再改改。”

双方磨了半天,达成协议,大纲先放着,开头没什么大问题,编剧写出第一集剧本,不论通过与否,明堂影业都会支付这一集的剧本稿费。

让编剧试写第一集,杨树是请示詹忆了的,詹忆说有的编剧如武德者,最擅长靠两万字的大纲,弄走甲方10%定金和10%大纲稿费,但之后一个字也不写,找小孩代劳,还不给署名;有的编剧剧本大纲写得不咋地,但剧本却能发挥好。

一周后,编剧们交出了《战朝阳》第一集剧本,杨树看出了真正的问题所在。这两人编剧技巧很成熟,这大概是詹忆让他们再试试的原因,但他们的心态和《战朝阳》不匹配,不够年轻,还不虚心去体验角色。

第一集主要写两个女孩为何来到北京,为何在大学毕业留在北京,责编刘云彤看完,感觉很老气,但具体问题她总结不出来,杨树拿剧本里一处设计解答了她的疑惑。

编剧安排女一号在家乡省城读的大学,男朋友是同学,早在大四下学期一开学,两人就双双和本地大公司签约。女一号意外发现男朋友脚踏两只船,惊怒之下提了分手。男朋友极力挽留,女一号端出自己精心烤制的狗屎形状蛋糕,扣上他的脸,潇洒离去。

这场戏有画面,有冲突,但偏离了人物设置,它不像22岁在校学生面对男朋友出轨的心情和行为,像小白领。但真实生活的小白领也少有这么干的,她更像多年前时尚杂志上情感小说的女主角。

杨树对《战朝阳》的期许是热闹洋溢,充满朝气,但编剧写出的人物跟主角的年龄段差得远,对主角们身处的行业也不去做了解。

詹忆看了剧本也无语了,29岁的男编剧和32岁的女编剧水平没大问题,但风格不适配,老套桥段在第一集剧本里比比皆是,然而一部作品通篇都是似曾相识的细节,就缺乏记忆点,打动不了观众,只能另找编剧。

杨树回家感叹自己资历太浅,不知去哪里寻找能写好《战朝阳》的编剧,既要有点阅历,编剧功底深,还得把握《战朝阳》想要的质感,她得多托人问问。

秦朗在网上看过一个说法,很多大导演都感叹好编剧稀缺,杨树笑了笑:“好编剧其实没那么少,但是按他们的意思一遍遍写剧本,还得物美价廉,连被剥夺海报上的署名权都不计较,他们想要的这种好编剧是不好找。”

秦朗略一琢磨:“如果换个位,是他们服务于编剧,好编剧就有干劲了。”

杨树说:“看看日韩和美国就知道了。”

秦朗点头,他很多同事嫌国产剧太烂,只追美剧,杨树说被国人知道的美剧都是佼佼者,烂的那些,在美国都传不开,根本不会被国人知道。秦朗说:“国产剧要是能像美剧那样,什么都能写就好了。”

杨树叹气,她也觉得很多美剧很精彩,但他们大量卖点在于政治黑幕、犯罪和黄色笑话,国产剧能写吗?

詹忆找了几个可能能写的编剧,但都抽不出空,他不介意等一等,杨树着急些。公司已和《玫瑰掌门》的版权方走完合同,下周就开项目筹备会,她想让刘云彤主要负责《战朝阳》,自己全力投入到《玫瑰掌门》。

杨树认识的编剧不多,想来想去,首选是《天作之合》的主笔编剧甘棠。甘棠是笔名,她28岁,《天作之合》写得清新明快,少女感十足,当时创作时间那么赶,甘棠都花了一个月时间去Mall实习,把组织架构和高管工作职责都摸清楚了,采访到很多一手资料。

一部剧从立项到播出,过程繁琐精细,其他行业也自有流程和标准,不能凭空想象。杨树很需要能写年轻人,还能扎进水深火热的生活中,把角色“写得像”的编剧,她再次找上甘棠:“你什么时候能有空啊,我们能等你半年。”

半个多月以前,甘棠还在做新项目的分集梗概,杨树没抱希望,但甘棠说她已退出该项目,有空了。杨树喜出望外,立刻约她见面。影视业是熟人社会,普遍爱用熟人,因为打过交道,知道对方的水平在哪里。

甘棠退出的项目是IP改编,从制片人到责编都不懂戏剧,每每挥着鞭子让她拐到不可思议的方向,甘棠不想写一部注定被人说烂的剧,选择退出,杨树抛来的橄榄枝,她接了。

每次IP改编剧开机新闻下面,都有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
【退出畅读,阅读完整章节!】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[ 章节错误! ]      [ 停更举报 ]
猜你喜欢
小说推荐
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不以盈利为目的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